【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副部級》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幾本院校?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211還是985
3、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副部級》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幾本院校?
-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211還是985
-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
- 4、航天七子指哪些大學?
- 5、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雙一流學校嗎
- 6、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985院校還是211院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幾本院校?
雙一流。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類為主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211還是98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211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以理工類為主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學校有教職工3526人,其中專任教師2199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1590人,博士生導師641人,院士、外籍院士及“錢偉長講座教授”院士27人,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人,全國教學名師4人。
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6人,入選國家和省部級各類人才計劃600余人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7人,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5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3個。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專業(yè)老師在線權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是一本大學,該校是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工、理、經、管、文等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研究型大學。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創(chuàng)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國自己創(chuàng)辦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為“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序列。學?,F隸屬于工業(yè)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中國民航局簽署協(xié)議共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8年12月,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江蘇省共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在60余年的辦學歷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報國”的辦學傳統(tǒng),遵循“團結、儉樸、唯實、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校風,踐行“智周萬物,道濟天下”的校訓,櫛風沐雨,砥礪奮進,不斷推動了學校的快速發(fā)展。目前,學校現設有16個學院和174個科研機構,建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工業(yè)技術研究應用中心1個、國家文化產業(yè)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有本科專業(yè)58個、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33個、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17個、博士后流動站16個。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國防特色學科10個。
學校現有明故宮和將軍路兩個校區(qū),占地面積2077畝,建筑面積114.8萬平方米;9月啟用的天目湖校區(qū)占地面積969畝,規(guī)劃建筑面積53萬平方米。學校圖書館收藏284萬余件印刷型文獻、1166萬余冊各類電子型及數字型文獻信息資源?,F有教職工3131人,其中專任教師1845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1263人,博士生導師535人,院士及雙聘院士11人,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創(chuàng)新人才長期項目入選者20人,青年項目入選者12人;“*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2人,講座教授4人,青年學者4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1人,國防科技卓越青年人才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教學名師3人,“*”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8人,“*”青年拔尖人才9人,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2人,入選國家和省部級各類人才計劃600余人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30人。
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10000余人,學位留學生1000余人,成人教育學生近5000人。
學校已成為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建校以來,學校已為國家培養(yǎng)了16萬余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校友中涌現出了14位兩院院士,數十位省部級黨政領導干部和將軍,以及一大批著名的科技專家和管理專家。學校致力于培養(yǎng)具有責任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國際視野、人文情懷的社會棟梁和工程英才,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南航特色的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體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教學成果。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2項;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1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11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6門;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6個,工信部重點專業(yè)8個,國防重點專業(yè)5個,緊缺專業(yè)(方向)3個。南航學子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取得了一批令人矚目的成績:獲得2011年空客全球大學生航空創(chuàng)意競賽總冠軍;在全國“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我校連續(xù)八次蟬聯“優(yōu)勝杯”,共獲特等獎9項、一等獎17項。在“創(chuàng)青春”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大賽中屢創(chuàng)新高,連續(xù)榮獲“優(yōu)勝杯”;在“周培源杯”全國大學生力學競賽、“中國軟件杯”全國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等競賽中,南航學生屢屢折桂。
學??茖W研究能力持續(xù)增強。建校以來,學校獲部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近1556項,其中國家獎78項,建有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5個國家級科研平臺、71個部省級科研平臺,為共和國貢獻了若干個第一,包括我國第一架無人駕駛大型靶機、第一架無人駕駛核試驗取樣機、第一架高原無人駕駛機、第一架無人駕駛直升機、第一架微型飛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號”微小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在基礎研究領域,學校取得了“直升機廣義渦流理論”、“振動控制系統(tǒng)的非線性動力學理論”、“飛機制造協(xié)調準確度與容差分配理論”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理論成果。在國防科技領域,學校參與了我國幾乎所有航空重要型號的預研、技術攻關、試驗研究,有多項技術在“嫦娥三號”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應用,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民經濟領域,學校積極推進政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學校大力推進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先后建立了一批產學研合作研究基地;開展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國外近百所著名高校及知名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形成了“服務航空航天民航、服務江蘇,面向全國、面向世界”的開放型辦學新格局。
效法羲和馭天馬,志在長空牧群星。進入******,南航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在工信部黨組、江蘇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堅持走強化特色之路、人才強校之路、創(chuàng)新驅動之路、深度開放之路、文化引領之路,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堅定不移地朝著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努力奮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安徽歷年招生錄取分數線【201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哪里 附準確地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在哪里 附準確地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郵編 附地址和介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郵編 附地址和介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務處官網入口地址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務處入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教務處電話 附號碼及其他聯系方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雙一流學科有哪些 附重點專業(yè)學科名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務處電話 ;
航天七子指哪些大學?
國防七校,又名“國防七子”,現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七所高校,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航空)、北京理工大學(兵器、航天)、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航天、航空)、西北工業(yè)大學(航空、航天、航海、兵器)、哈爾濱工程大學(航海、核能、航天、航空、兵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航空、民航)、南京理工大學(兵器)。
部級直屬高校呢含義:我國大學歸屬有這樣幾種:部分學校直接歸國家教育部掌管,還有一些學校屬于地方,是省屬高?;蛘呤袑俑咝!5?9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之前,有很多學校都是國家各部委直屬的,比如鐵道部、機械工業(yè)部、財政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被稱為”航天一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chuàng)建于1952年,由當時的清華大學、北洋大學、廈門大學、四川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組建。1988年4月從北京航空學院改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在50年代,我國的第一架無人駕駛飛機,就是北航師生的杰作;在當代,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大型噴氣式客機C919的起飛同樣離不開北航相關專家學者的貢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手里攥著航空、航天兩個方向。在航天死死咬住哈工大,在航空穩(wěn)坐頭把交椅。20世紀末的時候,北航過得還挺緊吧,科索沃戰(zhàn)爭后,一是受到了刺激,發(fā)現“空中力量決定一切”,二是獲得了技術來源,所以加大投入力度。北航的地位也隨之而上。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7個:力學、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8個:管理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工程。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1940年誕生于延安,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也是一所具有“紅色基因”的高校。1949年,學校遷入北京;1952年,學校更名為北京工業(yè)學院,成為新中國第一所國防工業(yè)院校;1988年,學校更名為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可以算是軍工嫡系了,從延安的時候起就開始造武器。9·3大閱兵所展示的37個方陣中有25個方陣的裝備是北理人研發(fā)的成果。北理的建校時的院系設計是圍繞著導彈研發(fā)構建的,但現在最為顯著的成果是在地面武器、特種材料、特種煙火(炸藥)這些方面?!把影哺?,軍工魂”高度概括了北京理工大學這所“紅色國防工程師搖籃高校”,從第一臺電視發(fā)射接收裝置、第一枚二級固體高空探測火箭、第一輛輕型坦克、第一部低空測高雷達到第一臺20公里遠程照相機等等,國防領域內多個“第一”由他們創(chuàng)造。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3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4個:機械工程、光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兵器科學與技術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無疑是“國防七子”中知名度最大的高校,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始建于1920年,初期吸收了俄國、日本的教學模式。1938年,學校改名為“國立哈爾濱工業(yè)大學”,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畢業(yè)生直接被授予工程師稱號,因此也被譽為工程師的搖籃。作為工科學霸,哈工大在國防科技領域也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尤其在航天科研領域,成為世界上首個把微小型探測器發(fā)往月球軌道的高校,在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上天的過程中攻克諸多技術難題,最終圓滿完成任務。歷經近一個世紀的風雨,如今的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不僅有哈爾濱一個校區(qū),還發(fā)展了威海和深圳二個校區(qū)。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在軍工上面的專長在于航天領域。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7個: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9個: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哈爾濱工程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是我國建國初年最為重要的軍工院校。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前身是創(chuàng)建于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與南京理工大學可謂“同根同源”。1970年,以海軍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部分干部教師為基礎,在“哈軍工”原址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94年,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學校學科特色集中于“三海一核”(船舶工業(yè)、海軍裝備、海洋開發(fā)、核能應用)領域。學校前身的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創(chuàng)下了我國船舶和海洋高科技領域內的多個第一:第一艘小型快艇、炮艇、核潛艇等等,對我國自主研發(fā)獨立設計船舶,增強海軍力量,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船舶與海洋工程。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1個:船舶與海洋工程。
西北工業(yè)大學
西北工業(yè)大學位于陜西省西安市,以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為特色。學校是由西北工學院和西安航空學院于1957年10月在西安合并成立;1970年哈爾濱工程學院航空工程系整體并入。西北工業(yè)大學為我國國防科技事業(yè)發(fā)展和國民經濟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三航領域內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閱兵式上,受閱的3種型號10架無人機全部由西北工業(yè)大學研制生產,更有不少國防領域內的涉密項目,一面是星辰大海的遠大征途,一面是捍衛(wèi)國土的國之重器。西工大是震懾整個西部的軍工老校。老牌強勢專業(yè)是“三航”,即航空、航海、航天,近些年則把3M(材料、機械、力學),3C(電子信息、控制、計算機)作為突破的重點。殲20的總師就是西工大畢業(yè),而殲10的主要開發(fā)人員西工大校友幾乎占到了半壁江山。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2個: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2個:材料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chuàng)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國自己創(chuàng)辦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學校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廠為基礎創(chuàng)建的南京航空工業(yè)??茖W校,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93年改名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國防科技領域,學校參與了我國幾乎所有航空重要型號的預研、技術攻關、試驗研究,有多項技術在“嫦娥三號”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應用,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如今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位于古都南京市,有明故宮和將軍路兩個校區(qū),地理位置可謂風水寶地。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力學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2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
南京理工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由創(chuàng)建于1953年的新中國軍工科技最高學府——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簡稱“哈軍工”)分建而成,經歷了炮兵工程學院、華東工程學院、華東工學院等發(fā)展階段,1993年更名為南京理工大學。因為繼承自“哈軍工”的血脈,南京理工大學也發(fā)揮了軍工領域內的強項,素有“兵器技術人才搖籃”的美譽。南京理工大學校內有一座兵器博物館,館內珍藏了一大批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世界各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各類武器裝備。南京理工大學其實就是哈軍工的炮兵學院,看家本事就是火炮。整個院系就是按火炮設計的流程來構造的。機械院造炮,能動學院做炮彈,化學院研究火藥,材料開發(fā)炮身,電光學院攻關瞄準鏡。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1個:兵器科學與技術
國家重點一級學科2個:兵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
航空七子又稱“航空七?!?,是七所頂級航空類專業(yè)相關院校的美稱。“航空七?!钡拿恳凰盒6际墙浗逃空J證且擁有正規(guī)招生資質的航空類院校?!昂娇掌咝!笔窃趪鴥鹊膶I(yè)航空乘務人員培養(yǎng)方面有其所成立最早,同時也是最專業(yè),是各大航空公司中的乘務員、安全員及其他民航、通航崗位的主要招聘院校。其中有兩所院校位于我國北方地區(qū),五所位于我國南方地區(qū),考生可根據院校地理位置和每所院校所規(guī)定的招生條件來進行院校的報考。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雙一流學校嗎
一、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雙一流學校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不是雙一流學校,但該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類為主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
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簡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創(chuàng)建于1952年10月,是新中國自己創(chuàng)辦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1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研究生院;2011年,成為“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序列。學?,F隸屬于工業(yè)和信息化部。2012年12月,工業(yè)和信息化部、中國民航局簽署協(xié)議共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在60余年的辦學歷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報國”的辦學傳統(tǒng),遵循“團結、儉樸、唯實、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校風,踐行“智周萬物,道濟天下”的校訓,櫛風沐雨,砥礪奮進,不斷推動了學校的快速發(fā)展。目前,學校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工、理、經、管、文等多學科協(xié)調發(fā)展,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的研究型大學,“十一五”期間被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授予辦學水平提升工程“特別優(yōu)秀學?!狈Q號。學?,F設有16個學院和160個科研機構,建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工業(yè)技術研究應用中心1個、國家文化產業(yè)研究中心1個、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有本科專業(yè)55個、碩士一級學科授權點33個、博士一級學科授權點17個、博士后流動站16個。有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國防特色學科10個。
學校建有明故宮和將軍路兩個校區(qū),占地面積2077畝,建筑面積114.8萬平方米,圖書館收藏278萬余件印刷型文獻、1120萬余冊各類電子型及數字型文獻信息資源。現有教職工3072人,其中專任教師1821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1260人,博士生導師516人,院士及雙聘院士10人,“”21人,“*”20人,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人,全國教學名師3人,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6人,入選國家和省部級各類人才計劃600余人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7人。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9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10000余人,學位留學生1000余人,成人教育學生近5000人。
學校已成為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基地。建校以來,學校已為國家培養(yǎng)了16萬余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校友中涌現出了14位兩院院士,數十位省部級黨政領導干部和將軍,以及一大批著名的科技專家和管理專家。學校致力于培養(yǎng)高素質公民和未來開拓者,不斷推進教育教學改革,逐步建立起具有南航特色的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體系,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教學成果。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8項;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6篇,全國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15篇;國家級精品課程11門,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建設項目6個。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點)6個,工信部重點專業(yè)8個,國防重點專業(yè)和緊缺專業(yè)(方向)7個。南航學子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取得了一批令人矚目的成績:獲得2011年空客全球大學生航空創(chuàng)意競賽總冠軍;在全國“挑戰(zhàn)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我校連續(xù)八次蟬聯“優(yōu)勝杯”,共獲特等獎9項、一等獎17項。在“創(chuàng)青春”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大賽中屢創(chuàng)新高,連續(xù)榮獲“優(yōu)勝杯”;在“周培源杯”全國大學生力學競賽、“中國軟件杯”全國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等競賽中,南航學生屢屢折桂。
學??茖W研究能力持續(xù)增強。建校以來,學校獲部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近1525項,其中國家獎76項,建有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4個國家級科研平臺、46個部省級科研平臺,為共和國貢獻了若干個第一,包括我國第一架無人駕駛大型靶機、第一架無人駕駛核試驗取樣機、第一架高原無人駕駛機、第一架無人駕駛直升機、第一架微型飛行器等,自主研制的“天巡一號”微小衛(wèi)星成功發(fā)射。在基礎研究領域,學校取得了“直升機廣義渦流理論”、“振動控制系統(tǒng)的非線性動力學理論”、“飛機制造協(xié)調準確度與容差分配理論”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理論成果。在國防科技領域,學校參與了我國幾乎所有航空重要型號的預研、技術攻關、試驗研究,有多項技術在“嫦娥三號”等航天工程中得到了成功應用,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國民經濟領域,學校積極推進政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學校大力推進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先后建立了一批產學研合作研究基地;開展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國外近百所著名高校及知名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形成了“服務航空航天民航、服務江蘇,面向全國、面向世界”的開放型辦學新格局。
效法羲和馭天馬,志在長空牧群星。進入******,踏上新征程,南航將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在工信部黨組、江蘇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堅持走強化特色之路、人才強校之路、創(chuàng)新驅動之路、深度開放之路、文化引領之路,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堅定不移地朝著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努力奮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是985院校還是211院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不是985工程高校,是211工程高校,也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以理工類為主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中俄交通大學聯盟成員。
學校歷史
南京航空工業(yè)??茖W校
1951年11月,航空工業(yè)局命令在南京511廠成立南京學校建校委員會,開始建?;I備工作。
1952年6月,校名確定為南京航空工業(yè)專科學校。華東軍區(qū)調1200名現役軍人進校補課,準備開學。10月19日,校長鄧永清主持開學典禮,首屆學生973人。10月20日正式上課。
1955年5月,二機部建議南航專遷到西安并升格為航空學院,校領導表示有困難,后決定華東航空學院西遷,南航工專留寧發(fā)展。
南京航空學院
1956年4月28日,南京航空工業(yè)??茖W校升格為南京航空學院,開始部分招收本科生。
1956年,華東航空學院遷離南京后,原華航衛(wèi)崗校園劃歸南京航空學院。
1956年11月至1957年2月,蘇州航空工業(yè)??茖W校分批并入南京航空學院。
1958年,衛(wèi)崗校園劃歸南京農學院(今南京農業(yè)大學)。
1978年2月,經中共中央、國務院批準,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993年,南京航空學院改名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1997年12月,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行列。
1998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軍路校區(qū)成立。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等三個學科進入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師資力量
截至2022年4月,學校有教職工3526人,其中專任教師2199人。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1590人,博士生導師641人,院士、外籍院士及“錢偉長講座教授”院士27人,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8人,全國教學名師4人,國家級、省部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6人,入選國家和省部級各類人才計劃600余人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47人,國家級優(yōu)秀教學團隊5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研究型教學創(chuàng)新團隊3個。
學科建設
截至2020年1月,學校設有18個學院,有本科專業(yè)6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點)6個,工信部重點專業(yè)8個,國防重點專業(yè)和緊缺專業(yè)(方向)7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9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國防特色學科10個,8個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3個江蘇省重點序列學科,8個江蘇省重點學科。
特色專業(yè)
國家級特色專業(yè)(建設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電氣工程與自動化、機械工程及自動化、信息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交通運輸
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力學、控制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工程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力學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9個):飛行器設計、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航空宇航制造工程、人機與環(huán)境工程、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固體力學、流體力學、工程力學、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導航制導與控制
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7個):力學、機械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江蘇省重點序列學科(3個):材料科學與工程、核科學與技術、物理學
江蘇省重點學科(8個):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交通運輸工程、軟件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十四五”江蘇省重點學科(8個):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工商管理
學術科研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共建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1個,教育部“國別與區(qū)域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防科技工業(yè)技術研究應用中心1個,6個工信部重點實驗室,國家文化產業(yè)研究中心1個,建有5個國家級科研平臺,71個部省級科研平臺。
2020年,截至9月21日,學校獲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1項,總體資助率26.6%,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此次獲批項目包含重點項目6項,重點國際合作項目1項,優(yōu)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4項,面上項目94項,青年基金63項,外過青年學者基金2項,聯合基金1項;此外,學校1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已經通過評審,還有近10項重點標志性項目已進入會議評審階段。
根據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各類項目立項資助情況。學校本年度共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3項,其中,重大招標項目3項,重點項目1項,一般項目6項,青年項目3項。
2018年,學校獲得國防科學技術13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5項)。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獎9項(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江蘇省第十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理論成果獎6項,其中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獲教育部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科學技術)2項。2019年1月,學校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2020年3月,江蘇省政府發(fā)布《關于2019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授予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宣益民院士省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
2021年度,省政府公布了關于2021年度江蘇省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我校共獲得江蘇省科學技術獎22項,其中青年科技杰出貢獻獎1項、科學技術獎項目21項(含一等獎5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8項)。
江蘇省教育廳發(fā)布了《關于公布2021年江蘇省教學成果獎獲獎項目的通知》,我校組織申報的《空天科技時代電子信息人才培養(yǎng)生態(tài)體系構建與實踐》榮獲特等獎,《高端制造業(yè)卓越研究生培養(yǎng)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實踐》等5項成果榮獲一等獎,《需求牽引、持續(xù)迭代——計算機系統(tǒng)能力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與實踐》等6項成果榮獲二等獎,作為第二完成單位參與項目榮獲二等獎1項。
學術期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航空航天類核心期刊,荷蘭Scopus數據庫、《化學文摘》(CA)《劍橋科學文摘》(CSA)《國際航空宇航文摘》(IAA)《科學文摘》(SA)《數學文摘》(Zbl Math)、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庫,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分析數據庫(CSTPCD)來源期刊。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stronautics》(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英文版): Ei Compendex (USA), Scopus (Holland), Mathematical Review (USA), Cambridge Scientific Abstracts (CSA), SA (England), Zbl (Germany), EBSCO, CSCD, etc。
《數據采集與處理》:中文核心期刊(電子技術、通信技術類)、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荷蘭Scopus數據庫、俄羅斯《文摘雜志》、日本科學技術社數據庫、《劍橋科學文摘》(CSA)、英國INSPEC數據庫收錄期刊。
《振動、測試與診斷》:中文核心期刊、Ei Compendex 數據庫收錄期刊。
《振動工程學報》:《中國學術期刊文摘》、《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與分析數據庫》、《中國力學文摘》,美國Ei Compendex、荷蘭Scopus數據庫、美國Applied Mechanics Review、美國The Shock and Vibration Digest、美國International Aerospace Abstracts、俄羅斯《文摘雜志》等收錄。
學術資源
截至2018年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收藏284萬余件印刷型文獻外,有各類電子型及數字型文獻信息資源1166萬余冊,初步形成以航空、航天、民航為特色,以計算機科學、電子科學、自動控制、機械制造、材料科學等為重點,工、理、管、經、哲、法等多學科相結合的文獻信息資源保障體系。為CALIS(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JALIS(江蘇省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tǒng))、南京城東高校圖書館文獻資源共享聯合體、寧鎮(zhèn)揚地區(qū)高校聯合體(江寧駐區(qū)高校聯合體)的成員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與各兄弟高校圖書館。
學校大力推進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協(xié)同創(chuàng)新,先后建立了一批產學研合作研究基地;開展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國外近百所著名高校及知名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wěn)定的合作關系,形成了“服務航空航天民航、服務江蘇,面向全國、面向世界”的開放型辦學新格局。
在70年的辦學歷程中,南航人秉承“航空報國”的辦學傳統(tǒng),遵循“團結、儉樸、唯實、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校風,踐行“智周萬物,道濟天下”的校訓,櫛風沐雨,砥礪奮進,不斷推動了學校的快速發(fā)展。效法羲和馭天馬,志在長空牧群星。南航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工信部黨組、江蘇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堅持走強化特色之路、人才強校之路、創(chuàng)新驅動之路、深度開放之路、文化引領之路,銳意進取,砥礪前行,堅定不移地朝著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鮮明的世界一流大學目標努力奮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985工程是指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世紀之交為建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而做出的重大決策。
1998年5月4日,時任國家主席江澤民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代表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會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p>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和一批重點學科的建設工程。于1995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后正式啟動。
“211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由國家立項在高等教育領域進行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重大舉措、中華民族面對世紀之交的中國國內外形勢而作出的發(fā)展高等教育的重大決策。
雙一流的全稱是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是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zhàn)略決策,也是中國高等教育領域繼“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國家戰(zhàn)略,有利于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支撐。
關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副部級》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